中天新局:决胜差异化 创新领未来 ——专访中天科技集团总裁薛驰

2016/07/28 责任编辑:光电通信 作者:木 心 来源:《光电通信》杂志2016年5/6月刊

本刊记者:《中国光电线缆及光器件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仪式今日举行,如何分析评价此次会议,《十三五规划》发布及专题报告会将会给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变化?

薛驰:作为承办方,中天科技集团能够承办此次会议,这是行业的信任。通过此次会议,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到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吸收行业最新信息,也能够学习同行企业家们的经验,对我们落实“十三五”、2025规划有重要意义。此次光电线缆及光器件行业《规划》架构进行了细分,“1”个总规划外加“16”个大类专业产品进行演绎,30万字的“规划报告”数据详实,脉络清晰。《纲要》指出,进入“十三五”,光电线缆及电子元器件产业要通过供给侧改革,使产业发展的格局从国内市场上升到全球市场的定位,从世界制造产业链的视角来把握行业发展趋势。行业“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稳中求进,均衡发展,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方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在去产能、调结构,补短板、增效能方面下功夫。通过融入“互联网+”及智能制造新技术,进一步完善从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市场推广到运营服务的完整产业链上壮大行业整体实力。

借助本次会议精神,中天科技“十三五”发展将会获得更好的指导,通过制订《“十三五”和“2025”规划》,将缩短差距,发挥优势,促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此次行业做的十三五规划,应该说准备工作做的十分充分,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我们在撰稿过程中举办了多次会议,大家充分认识到,中国光通信产业市场,尤其是光电线缆市场,给行业内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国家也在向线缆强国的方向发展,不光是产能,我们的创新能力也越来越得到了体现。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打造行业的规划很有必要。借助会议,通过专家上台汇报,通过行业形势的分析,很好地让我们行业对未来有着更加清醒的认识。在未来,我们要避免行业盲目产能扩张,通过打造核心竞争力,通过科技创新,把行业景气度进一步提升。此次会议组织的很好,做为承办单位中天科技也是尽心尽力,准备工作十分到位。更重要的是,行业协会通过这一会议,聚集了整个行业的精英,大家展开畅谈,共商产业未来,这对行业发展无疑是十分具有积极引导意义的。

本刊记者:中天科技“精细制造”文化在民营企业中具有示范意义,请问你们是怎样实施这样的企业文化的?

薛驰:中天科技自成立以来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转型,管理也由粗放式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首先是精细管理,其次是人文管理。中天科技首创了国内的精神家园工程师制度,从精神角度对员工的生活及职业发展进行关怀。此外,中天科技实行管理制度化,从制度的起草到推行,整个流程都让员工充分地参与进来。当然,随着环境及情况的变化,制度也需要做相应地调整,所以我们每半年就要修订一次制度,以更好地适应公司的发展。

本刊记者:作为特种线缆领域的行业领军企业,中天科技在研发创新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薛驰:“百年中天,世界品牌”,这是我们持之以恒的追求,而支撑中天科技不断发展的主要有两点,一是精细制造,一是科技创新,这是我们中天科技实现腾飞的双翼。中天科技从几大方面为创新提供了保障,一是管理制度上,二是企业文化和资源上。为此我们不仅创立了科技创新审查制度,每两年还会举办一次科技人才表彰大会。中天科技研究院和中天科技总工办两个体系也为创新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前者主要负责对前沿科技、先导性科技的研发,而总工办则重点抓产品升级和绩效改造,两大体系的结合极大地推动了中天科技的科技创新。在创新体系上,我们有一个规划创新。如果说以前的创新是发现一个新产品,发现同行或者国外有了我们去模仿,或者是有了一个科技难题,通过寻找合作伙伴进行联合创新,创新显然缺少长远的规划。而现在的创新最大的好处是我们有了三到五年的规划:生产一代,发明一代,前瞻性准备一代,就是说至少为未来五到十年做长远产业规划,这是创新体系的明显变化。二是我们现在的创新,有了自己的研究院、技术中心,这些都是实体的,由我们自己的科学家和研发人员常驻,他们中有做前瞻性研发的,有做超导材料的,包括下一代的固态电池等系列产品,都在做前瞻性研究,未来三五年后产品才可能推出来,而中间产品,下一代产品,可能两到三年就可以推出来。还有一部分是结合现有产品的技改、升级,通过最新功能的创新实现。可以这么说,我们成型了一个自己的企业创新体系。现在我们的创新各个领域都有,但主要集中在几大方面:一是光通信领域,下一代的预制棒和光纤,我们在做自己的努力,当然我们的ODN产品也在,像数据中心,未来的更高宽带等。在电力领域,最主要的是向节能、储能方向发展,做一个智能电网的配套和能源互联网的配套,如合金化的产品,还有海底高压直流电缆,我们已经打造出了世界最高低压等级的直流海缆,目前正在研发更高低压等级的如500千瓦,525千瓦以上的直流海缆,未来将实现全球能源互联。三是在新能源领域,我们作了很多布局,如能源互联网领域,我们已经实现了所有的分布式电站的智能化管控,同时也实现了锂电池,动力汽车两个方向的转变,所以说我们在每个领域都布局了创新方向和思路,投入了资源。我们现在每年的研发费用近6亿元,在新能源领域,中天科技发展的十分快捷,包括太阳能电池锂电池这块。从2012年开始,我们用了4年时间实现了目标。当然之前就有研发,通过自己的内部战略咨询会向这个方向转型。我们没有盲目地马上去建厂,而是先研发投入,后大规模生产,两年时间就占据了市场,甚至打造出了第一品牌。我们未来要打造三足鼎立态势,整个盘子将越做越大,新能源占比也会越来越高。

从创新链的上游起步,在联合创新、自主创新的基础上,我们将过去先产业后研究所的创新模式逐步演变成布局源头创新,实现需求拉动与成果转化并举的双引擎创新驱动。这里所说的源头创新,是掌握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是相较于以前创新模式的一大变化,最主要的是针对未来五到十年方向的创新,这个创新和现在的普通新阶段的创新是区别较大的,它的失败概率很高,一旦成功,也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收益。贴近工厂的技改创新,成功率相对还是较高,因为它有技术。而源头创新是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失败概率的,对于这种创新,一是要敢于大胆投入,二是要看准方向,三是要有关键技术人才的支撑,所以说我们在源头创新上做了很多工作,如超导电缆、超导限流器,在整个世界上都是最新的课题。

blob.png

本刊记者:中天科技已经发展成为业界的领头羊,请问今后在品牌建设方面有何新的打算?

薛驰:我们的精细制造,结合国家卓越绩效体系,打造出了一个具有中天特色的企业文化的精细制造体系,这里包含的内容很多。中天早期和日立有一个合资公司,我们发现,日企内部管理非常精细,尽管他们现在合资到期已经退出了,但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东西,如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我们把他们的东西,从合资的第一天开始,就引进、吸收、消化,无论是技术引进还是企业管理,形成了具有中天特色的一些东西,如中天十大管理办法,有针对创新的、针对车间管理的、针对人事管理的。我们前面所说的精神家园工程师制度,在2008年,中国工人流失率特别高的那个阶段(达到20-30%),我们成立了这个制度,在未来的几年内,这一制度很好地稳固了企业人才队伍,提升了整个人员的素质和水准。通过这种具有专业技能的工程师精神家园制度,我们先后在公司里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如员工访谈,家长互访等打造我们的员工体系,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活跃员工稳定人才。二是精细制造,最核心的是要把它体现在产品质量上,我们现在公司内部全面实行自我体系管理,这个体系管理已经有别于原来的质量体系,是更高的系统升级和升华。精细制造和人才体系相互结合,企业有了自己的职工培训学院,有了自己的技工人才队伍,同时我们开展技工等级大赛,所以我们的工人在岗位上做的十分扎实、精细。这种体系,已经成了中天科技的独特企业文化,企业员工充分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并为之而进行不懈努力。2016年,我们要在品牌建设上做一个系统规划,然后一步一步向前推进,进一步提升中天科技在行业内外的品牌价值和美誉度。

本刊记者:中天科技已经做了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现在又提出“智慧工厂”的新理念,请问,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

薛驰:在智慧工厂方面,中天科技确实有着自己的布局和规划。我们提了一个口号,消除没有智能车间的工厂。我们一个产品就是一个独立法人的工厂,一个工厂包含多个车间。当然在现有阶段把所有的车间都变成智能车间不现实,但把一部分车间变成智能车间一定可行。例如光纤预制棒,它是一个技术密集产业,必须要靠高度的智能化和智能工厂的制造来保证产品质量。光纤工厂也是这样——一个精细的拉丝过程得益于实现智能制造,我们现在整个公司,已经有了三个省级的国家智能车间(中天是江苏省的示范型企业)。二是我们也有一个新的,正在打造一个高度智能化的新的光纤车间,这个光纤车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工业4.0概念,从设计导入到整个产品的生产到最后的销售实现全智能化,已经成了示范工程。此外,在我们各个工厂,有条件使用工业机器人,朝着实现电脑化的方向努力。按照中天的设计,智慧工厂的库存管理、生产过程不需要人工干预,一切都是依靠电脑和机械臂等设备完成。光缆的全流程自动化生产,光纤通过自动化设备从智能仓库送进自动化生产线,电脑全程监控生产过程,实时收集分析参数,自动修正出现偏差的产品性能指标,自动完成产品的出厂检测,自动监控原料和产品的库存状态。当然,在推智慧工厂规划和建设方面,中天科技也确实具备实力和优势。目前中天旗下拥有设备公司、软件公司、智能化公司,智慧工厂建设所需的部分软硬件设备和解决方案,我们能够自给自足,同时为了更好地推进智慧工厂建设,公司也会与国内第三方知名厂商合作开发一些项目。我认为我们的智能工厂,是精细制造的手段,是一个发展趋势,但我们并不单纯为了智能制造而去智能制造,我们真正的要发挥作用,提高效率,提高我们的产品质量,而不是摆设机器人给人看,这是我们的目的。一句话,产品市场不接受,再响亮的智能制造口号也无济于事。当然,在智能化工厂的建设上,中天也保持着清醒的认识:我们的智慧工厂建设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过最终的目标还是要随着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来提升产能,而不是以加大工人的劳动强度来实现。

本刊记者:中天科技海缆代表中国制造水平,请问未来海缆市场的发展空间怎样?

薛驰:中国海缆正处于一个高速增长和爆发性增长的阶段,以海底光缆为例,随着中国南海的开发,海缆的需求量在不断增长。海底电缆方面,由于今年是中国海上风电元年,海缆的需求至少会有50%的增长。此外,海洋经济、海岛直流输电等方向都提升了整个海缆市场的需求。中天科技是国内海缆产品最齐全的公司,也是国内最早拥有完整的海缆系统的公司,可以提供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们在这爆发式的海缆市场中占据了一定先机。另一方面,我们还在不断增加海缆方面的投资,不断完善产能开发新产品以适应中国市场的高速增长。此外,中天科技的海缆产品在国际市场已取得了一席之地,出口到美国、意大利以及中东等国家和地区,所以,内外市场的爆发将使我国的海缆事业得到更大的蓬勃发展。

blob.png

本刊记者:反倾销实施一年多时间了,您认为反倾销对国内预制棒企业带来了哪些收益?

薛驰:从我们的角度,总体上是肯定反倾销的。最大的好处有两方面,一是保护了国内的预制棒产业,我们自己的预制棒产业发展的也非常快,各个厂商的预制棒技术也在升级,现在众多企业有能力开发下一代光纤了,这是一个具体体现。二是国内的好几家企业,有自己的预制棒,通过自主创新,中利、通鼎等企业也发展起来了,这为整个行业的繁荣和壮大带来了利好。反倾销利弊共存,但总的来说利大于弊。再过几年,可以预见,中国的预制棒,通过这段时间的发展,一些没有光棒的企业也将会上棒,所以从整个行业前景来看,还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

本刊记者:如何看光电线缆产业海外市场的未来?它对中国的制造业将带来怎样的价值?

薛驰:以海缆的市场为例,虽然海缆目前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但是海缆市场的规模比较小,一年只有十个亿左右,即使成倍增长,可能也就二三十亿的规模。目前国内有大量公司涌进海缆市场,这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因为海缆产业有一定的技术门槛,资本门槛以及环境布局门槛。中天科技用了十年的时间才打造了中国海缆的品牌,占取了一定的先机,后进入市场的企业需要充分考虑到有哪些优势和资源来承担风险,这是国内市场需要理性考虑的一个方面。目前中天科技已建设三家海外工厂,总的来说,在海外建厂不容易,需要面对当地的市场政治、人文以及法律制度等方面的挑战。中天科技在这方面很谨慎,但也很坚定,因为海外市场是中天科技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中国企业除了占领国外市场之外,也要果敢地走出去,当然一定要慎重考虑,充分准备。

本刊记者:中天科技是一家民营制造企业集团,主营业务涉及到通信、电力、新能源三大产业,请问怎样做强这三大产业?

薛驰:多元化的发展体系能够确保企业长青,确保企业有实力推出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创造更大的品牌价值。在信息通信领域,中天打造了集缆、纤、棒一体化的产业链,无论是光棒的研发和生产,还是海缆、特种光缆等产品的制造都具备很强的实力。而作为中天旗下的重要子公司,中天宽带的多元化发展更为明显。如ODN系列配线产品,服务“宽带中国”战略的同时,还抓住4G、5G的发展契机,进入国内天线市场,形成了固网和无线齐头并进的发展模式。2015年中天宽带分别获得中国电信美化天线集采第一名、室分天线集采第三名以及中国铁塔室分天线集采第一名,中天宽带正在成为国内天线行业的一匹黑马。为了支撑天线项目的发展,公司通过定向增发从资本市场获得2.8亿元专项资金,同时公司也获得2015年度江苏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2016年中天宽带天线产品的规模销售将会给公司带来业绩和利润的双重支撑,同时公司在5G通信、物联网、智慧家居等方面储备的技术和人才,未来还将推动中天宽带迈向更为广阔的领域。

本刊记者:实现400G应用的超低损、大有效面积光纤已经成为业内热议的话题,作为国内光纤品牌领导厂商的中天已经推出了超低损耗、大有效面积光纤样品,从生产工艺、原材料、配套材料等多方面着手,做好了对400G产业的布局。时至今日,中天科技推进产品研发及产业化进程如何?

薛驰:超低损耗光纤早由美国康宁推出。我们当时在康宁推出超低损耗光纤的时候,就提出了超低损耗只是一个过渡光纤理念,它不能满足未来终极400G的目标,而大有效面积超低损耗是最终实现下一代光纤的目的。在这样一个十字路口,可以向这个方向走,也可以向那个方向走,我们中天选择了一步到位——做大有效面积超低损耗光纤。为此我们制订了研发计划,就是向特种光纤、海洋光纤这个方向发展,最主要的是打造下一代光纤。目前我们的光纤研发队伍三十多人,而且都是高层次人才,包括从美国回来的国家千人计划的领军人物在内。结合现有设备,一个研发团队已经有60多人,我们的研发队伍已经开始下一代光纤的研发。可以说,中天科技已经找到了一个全新的路线,我们的试用产品已经面世,下一步是终试,实现产业化。

本刊记者:光电线缆行业目前存在哪些问题?你认为未来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什么?

薛驰:线缆是一个大产业,多年来在国内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但是当前出现了增速放慢、产能过剩的局面,这也是线缆行业所有企业都在面临的严峻形势。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各个企业如何各显神通,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且在竞争中取胜是非常关键的。中天科技也一直在思考应该如何走稳走好以谋求更大的发展。转型升级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提得最多的一个方向,具体来讲,转型升级包括几个方面,首先是大战略的转型升级,要由原来的通讯领域、电网领域两轮并驱向三足鼎立的方向发展,发展新能源领域来支持整个产业的扩大。其次是创新方面的转型升级,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生产出更多引领产业的产品来取得市场的竞争力,通过管理方面的转型升级为公司的稳定经营提供支撑。

行业问题不少,主要还是市场管理和竞争管理的问题。一个是我们的客户运营商,他们仍然处于强势地位,他们制定的一些游戏规则,让整个行业内企业处于被动局面,如应收账款居高不下,通过他们的强势地位,通过合同条款限定,致使光通信企业资金流动缓慢,这对企业的研发和生产带来了一定制约,这是一个方面。二是我们不光在国内有恶性竞争,走出去海外市场也是。这方面,我们是有惨痛教训的。恶性竞争几乎都是中国企业在低价倾销,导致最后产品质量上不去,低于成本,长此以往,市场口碑就没了。当然,在行业协会的引导下,产业界也在做一些尝试,如通过行业自律公约,大家形成一定的共识,形成一个良性的竞争态势。

从总体发展态势来看,中国光通信企业进步还是非常快的,行业持续还有两年的好日子过,或者说三到五年也不为过。从市场占有率等各方面来看,也间接地证明了中国企业正在逐步强大,这个强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市场能力,二是研发产品。像我们的直流海缆,首先就是中天研发制作出来的,也是世界最高等级的,甚至吸引了ABB公司跑过来与我们合作,为什么?一是中国的市场有需求,引领触动了我们企业的创新。二是国外的封锁也促进了我们的创新,我认为行业再过五到十年,线缆大企业、强势企业,或者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都会出现在这里。中国市场产能一旦释放,还是十分惊人的,而国家提出的网络强国,还有5G技术等都是促进产业发展的利好因素。可以说整个光通信产业的发展,从05年开始,一直是往上走的。当然,我们必须要看到,产业不能盲目扩张,这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损害,对此我们还是要持谨慎态度。

本刊记者:“世界品牌,百年中天”,全产业链模式,差异化发展,精细制造的企业文化,蓬勃发展的中天科技在世界水平的巅峰对决中铸造了企业发展一座又一座新的里程碑,祈福未来,祝福中天。

扩展阅读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