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成企业转型重要抓手:助力光企从量的突破到质的转变

2017/11/24 责任编辑:光电通信

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与先进制造技术不断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成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大趋势,成为了全球制造业变革的重要方向和竞相争夺的制高点。

智能制造成为当今时代一大主题

从上世纪80年代的电子化浪潮、90年代的数字化革命,到21世纪信息化推进和互联网化融合发展,传统制造的内涵开始发生改变。目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制造正在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

1990年,日本倡导了“智能制造系统IMS”国际合作研究计划,共计划投资10亿美元,对100个项目实施前期科研计划。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欧洲共同体、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参加了该项计划。近年来,各国都在积极倡导智能制造建设,美国工业互联网、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核心都聚焦在“智能制造”上。

636002039173638427461.jpg

美国先进制造伙伴计划,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大力推动以工业互联网和新一代机器人为特征的智能制造,利用信息互联技术与物理设施的融合塑造新的制造产业链;德国政府《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中提出工业4.0项目,投资预计达2亿欧元。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

2015年,国务院颁布《中国制造2025》,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来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智能制造是培育全球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关键。智能制造的发展将驱动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为经济增长注入强有力的新动能,也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工业向中高端迈进、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举措,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趋势和核心内容。

日前,工信部再发布《高端智能再制造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再制造概念。我国作为制造大国,机电产品保有量巨大,再制造是机电产品资源化循环利用的最佳途径之一。再制造产业发展过程中,高端化、智能化的生产实践不断涌现,推进高端智能再制造,有利于带动绿色制造技术不断突破,有利于提升重大装备运行保障能力,有利于推动实现绿色增长。

智能制造成光企“做强”发展契机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一带一路政策、宽带中国战略等方面的推进,给中国光纤光缆市场带来一大波利好,光纤光缆产业迎来了较快发展,国内光纤光缆需求维持着增长态势。

虽然目前我国通信企业业绩飘红、市场需求旺盛,全球光纤光缆2016年总需求中中国占57%,光纤光缆产业的产值和产量都已经排名全球第一,但是整个产业还是处在“大”而不“强”的发展阶段,智能制造的管理水平仍然不够高。

而《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使得“智能制造”成为我国制造行业转型的目标之一,涉及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十大领域。智能制造已成为未来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光通信企业而言,也带来了规模“做大”之后综合竞争实力“做强”的发展契机。

1511491046906847.jpg

在工信部公布的2017年智能制造97个试点示范项目名单中,相比去年只有西安中兴通讯终端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终端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入围,今年有4家通信企业入围:中天特种光纤预制棒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通鼎互联光缆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武汉光迅科技光电子器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海能达通信专网通信产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

目前,以长飞、亨通、烽火等光通信代表企业都在发力智能制造。据悉,长飞“自主预制棒及光纤产业化智能制造项目”是国家首批智能制造试点单位之一,获批工信部、财政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长飞主要依托于光纤制备国家实验室,实现光纤制造的自动化、信息化,生产从大规模制造转向大规模定制;

亨通积极开展“工厂智能化、管理信息化、制造精益化”的三化融合智能企业建设,重点推进智能化生产控制中心、智能化生产管理执行系统、智能化仓储及运输物流和智能化设备及生产线集群的建设;

富通打造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数据交换平台,借助客户关系管理模块,实现商业流程再造、供应商和客户的精准对接;通过智能制造模块,实现生产线的智能制造;通过智能制造仓储模块,实现物料和产品的一体化管理。此外,烽火、中天、西古光通等企业在智能制造方面也有所动作。

《2016-2020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2015年我国智能制造产值在1万亿左右,2020年有望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约20%。智能制造是未来工业的“必然”,发展前景是广阔的。但当前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尚处于初级发展期,大部分企业处于研发阶段,正如苗圩所言,智能制造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件新生事物,这需要一个不断探索、试错的过程,难以一蹴而就,更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全行业各个环节,共同提升智能制造的能力和水平。


扩展阅读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