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通院敖立:5G产业化任重道远 亟需提升骨干网业务承载能力

2018/07/13 责任编辑:cc 作者:钱叶姝 访问:7422

近日,2018’中国通信光电缆学术会议暨专家联席会在湖北荆州召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所长敖立出席会议,并作《信息网络领域的技术热点及发展趋势》主题报告,其中提到,我国5G发展迅速,产业化道路任重道远,对骨干网架构重组提出新的要求,亟需提升骨干网的业务承载能力。

1531467092619878.jpg

会上,敖立提到5G将成为引领数字化转型的通用目的技术。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将以全新的网络架构,提供至少十倍于4G的峰值速率、毫秒级的传输时延和千亿级的连接能力,开启万物广泛互联、人机深度交互的新时代,成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使能器。5G网络带给人们的第一感受就是——“快”!打开手机视频客户端,下载一部高清视频,只需一秒就能完成。

由于应用前景广泛,各国运营商针对5G主导权的抢夺战早就拉响。包括美国、日本、韩国以及欧盟一些国家。如,美国AT&T计划2018年12个城市启动5G商用;日本计划于2020年7月在东京奥运会上实现5G商用;韩国在2018年初的平昌冬奥会期间就开展了5G预商用试验;欧盟力争2020年实现5G为垂直行业服务。

今年6月份, 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正式通过第五代移动通信(5G)独立组网新空口和核心网标准,支持增强宽带和低时延高可靠场景,意味着5G完成了第一阶段全功能标准化工作,预示着5G商用发展进入全面冲刺阶段。报告里,敖立谈到,到2019年9月,支持增强宽带、低时延高可靠、低功耗大连接三大场景的5G将会出现,届时满足全部ITU技术要求。

国内针对5G产业化发展也积极应对,发布一系列积极而全面的产业政策,构建健全的5G应用产业环境,大力促进运营商探索与垂直行业的协同发展。针对5G在汽车、无人机和制造业等三大垂直行业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涵盖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5G发展战略的深度调研。三大运营商均已公布5G部署时间表,基本上锁定了在2019年初步落地,2020年实现商用。国内5G推进节奏紧凑,日程明晰,大有主导全球5G标准制定及产业链发展之势。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将拥有4.3亿个5G连接,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成为全球最大的5G市场。

在移动通信业务量爆炸式增长的背后,除了通信技术亟待演进与革新,频谱资源作为实现信息无所不在的载体和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稀缺资源,也面临着巨大的缺口与压力。为了在国际博弈和竞争中获取有利地位,加快5G网络试验和商用的进程,各国纷纷着手为5G谋划频率资源。

我国对5G频谱研究也在加快步伐。2017年6月,工信部发布3300-3600MHz和4800-5000MHz用于IMT-2020的征求意见稿,对5G初期的频率规划草案公开征求意见。2017年8月,工信部召开频率规划专家咨询会议,进一步开展论证,2017年11月9日,正式规划已经公布,积极开展中频频率分配方案的研究。6GHz以上候选频段的研究也已经部署,2017年6月,  工信部公开征集在毫米波频段规划5G使用频率的意见,频段范围包括24.75-27.5GHz、37-42.5GHz或其他毫米波频段。 当前,IMT-2020(5G)推进组正以WRC-19 1.13议题为基础,积极开展重点频段的共存和兼容性研究。

敖立表示,中国积极部署5G,其总体目标是推动5G关键技术研发,验证技术方案设计,支撑全球统一5G国际标准制定,加快5G产品研发,构建完整5G产业生态。未来,随着5G高带宽业务发展,骨干网流量将持续高速增长,2018年400G路由器有望全面部署,将极大提升骨干网的业务承载能力。

5G巨大的带宽容量需求和新的网络架构给骨干网带来机遇和挑战,5G也成为骨干网扩容和升级的重要驱动。在骨干网中,5G的流量占比将大幅增加。骨干网节点更是提升网速和网络质量的关键。敖立在报告中指出,国内骨干网发展迅速,容量持续增长,网络架构不断优化,网络承载能力日新月异。电信企业骨干网新平面建设初步完成,第三张网建设启动。杭州、贵阳、福州3个新增直联点建设开通,网间互联架构进一步优化。全球路由表规模巨大,骨干网实现广泛互联。5G发展驱动骨干网容量持续高速增长。

随着5G网络流量规模的革命性发展,5G核心网的全面分布式部署,是满足5G毫秒级时延的必要条件之一。现有的骨干网格局已不能适应新的网间流量疏导需求,骨干网网间架构调整迫在眉睫。报告提到,网间互联架构进一步调整:一是有望增设新的骨干网直联点,互通带宽持续增长、流量疏导路由整体不断优化;二是持续推动新型交换中心,解决5G网络疏导不畅等问题。随着5G飞速发展,我国骨干网也出现飞跃式发展,网络承载能力日新月异。正如敖立所说,骨干网的承载能力飞跃,全球骨干网络连通度不断提升,大互联网络的对等互联数量显著增加。


扩展阅读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