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尔胜:《光缆用镀锌碳素钢丝》标准的一小步 光通信民族工业的一大步!

2020/07/09 责任编辑:swift 访问:17027

这是一个“万物互联,一切皆有可能”的时代。而光纤光缆的广泛应用,让这些梦想接入现实。在发达国家,它开发生产于70年代,80年代取代了铜芯导线,此后一路发展,连接起了整个世界。

法尔胜于90年代末涉足光通信领域,主营研发和生产光纤预制棒、通信用及特种光纤光缆、光器件及光传感系统,产品广泛应用于我国各级通信网络及国防航天、电力、铁路、医疗、石油等专用领域。

鲜为人知的是,作为中国光纤光缆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法尔胜从钢绳到光绳的发展之路是从光缆用镀锌钢丝绳开始的。那么,法尔胜为何开始研发生产光缆用镀锌钢丝绳?又为什么提出与之相关的标准呢?

缘起:为何开始研发光缆用镀锌钢丝绳?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国家明确提出通讯干线全部采用通信光缆。但技术的落后、人才的缺乏,即使是普通的光缆也不得不大量依赖进口。初期工业化的光纤光缆的制造过程中,几乎主要原材料全是进口,国外产品左右了中国的市场价格,造成了高额成本制约。

但八十年代中期,一批有识之士把握机会,开始了光缆相关材料的产业化,了解到国内自行研制的光纤需要配套开发光缆用钢丝的江阴钢绳厂(法尔胜的前身)也不例外。

功成:研发初成 点燃国家级“火炬”计划

把时间拨回到1983年,应电子工业部第八研究所要求,江阴钢绳厂开始研发光缆用镀锌钢丝绳。面对规模小、设备落后、研发困难的窘境,江阴钢绳厂进行了长达9年的技术储备,在投入了较大的人力、财力后,终于成功开发了国内领先科技的高质量光缆用钢丝、钢丝绳,并于“八五”期间发挥出巨大潜力,为我国顺利铺设第一根光缆主干线提供了可靠的骨架材料。

产品不仅用在我国第一根海底光缆亚运会工程、中南海天安门通信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等等重点军民工程中,还在1988年产品通过江苏省鉴定。

随着我国光纤光缆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该产品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被列入国家级新产品,产量由1988年的0.57吨提高到1994年的1913吨,公司提前半年完成了江苏省“火炬”计划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光缆用镀锌圆形和扇形碳素钢丝、不锈钢丝3种新产品,光缆绳在全国“火炬”计划实施5周年表彰活动中被国家科委评为国家级优秀“火炬”计划项目。

1995年,在江苏国际冶金工业技术及设备展览会上,江苏钢绳集团(法尔胜前身)生产的输送带用钢丝绳及光缆用镀锌钢绞线获展览会金奖。

突破:标准出炉 法尔胜踏上“光绳”之路

在研发成功的短短几年,光缆用增强钢丝的市场却是乱象频发,如何让市场重回平稳,如何让产品“有标可查、有标可依”变得尤其重要。

思路决定道路,道路则决定出路。坚持“标准引领”的江苏钢绳集团(法尔胜前身)再次确立了依靠标准的发展方向。从申请、立项、到成立“标准起草小组”,从调研、实验、到发表报告。1997年,江苏钢绳集团作为第一起草单位,起草了YB/T 125-1997《光缆用镀锌碳素钢丝》。此后,法尔胜又起草、修订了与之相关的GB/T 24202-2009《光缆增强用碳素钢丝》、YB/T 098-1997《光缆用镀锌钢绞线》、YB/T 098-2012《光缆增强用碳素钢绞线》、GJB 8132-2013《军用光缆金属加强材料规范》、GB/T 32795-2016《海缆铠装用镀锌或锌合金钢丝》一系列标准。

90年代末,随着YB/T 125-1997《光缆用镀锌碳素钢丝》标准的发布,巨大的信心和信念让原本只是配套生产光缆钢丝的法尔胜,在做强做大金属制品主产业的同时,看到光通信产业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的残酷现实以及光通信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开始向另一个国内产业空白点——光通信领域发起冲击。

当时光纤依赖进口,市场被康宁系列等垄断,价格高达1000多元/公里。实践证明,任何产品只要没有自己的民族产业品牌,只要依靠进口,价格就居高不下。

大幕揭开,一往无前。一个新的产业战略带动法尔胜全力进军光通信产业,在千百个日日夜夜里,终于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包括光纤预制棒和光纤、光缆生产的民族光通信产业链。正是由于以法尔胜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掌握了核心技术,大幅度增加了我国在国际光通信领域竞争中的实力和话语权,光纤预制棒、光纤等产品价格的长期国际垄断坚冰被一举击破,为我国降低信息传输成本做出了巨大贡献。

“形成民族光通信产业链,其意义不只是法尔胜多了一条生存通道,打破外国垄断为带动整个国家的通信领域、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乃至加快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总裁周江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

《光缆用镀锌碳素钢丝》标准的一小步,牵引了光通信民族工业的一大步,“标准引领”深深书写在法尔胜一路前进的发展史上!

本文来源:法尔胜

扩展阅读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