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召唤下的中国光纤光缆智能制造

责任编辑:光电通信 2016/01/15

前言:工业4.0,这个响亮的词语在2015年得到了全面绽放。未来工业制造市场将以智能制造为核心,全面打造智能生产线。能否赶上时代步伐,完成制造向智造的转变,在这场时代风暴中求得更大发展机遇,是值得每一个企业深思的问题。

全球正在掀起一场制造业变革的大浪潮,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无论是德国政府提出的工业4.0战略,美国的工业互联网,还是中国政府的十三五规划,这三者本质都指向一个核心智能制造,都强调了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重要性。它将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基于此,有分析指出:工业4.0将是整个中国时代性的革命。

工业4.0风暴呼啸而来

工信部和中国工程院把中国版的工业4.0的核心目标定义为智能制造,这个表述非常准确。由智能制造再延伸到具体的工厂而言,就是智能工厂。智能制造、智能工厂是工业4.0的两大目标,然而,在4.0时代,软件重要还是硬件重要,这个答案非常简单:软件定义机器软件决定一切。所有的工厂都是软件企业,都是数据企业。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通信市场,特别是光纤通信,2014年中国光纤产能已突破1.7亿芯公里,超过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2014年,我国还实现了年产1.55亿公里光纤的预制棒生产能力,年产2.2亿公里光纤生产能力。我国光电缆企业纷纷参与到宽带中国战略,为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智慧城的建设,为中国提供最安全可靠的通信网络而奋战,同时也分享到信息时代发展的盛宴。近百家光纤光缆、设备制造、材料生产企业,不仅能够完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也在积极进入国际市场,融入世界光电线缆强国之林。

在宽带中国战略不断深化、4G移动通信网络大规模建设,以及政府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推动下,中国光纤光缆需求持续旺盛,已经占到全球一半。中国光纤光缆厂商亦趁势而起,凭借不断增强的综合实力,日益在全球竞合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这对光电缆制造型企业的经营模式、产业业态都将产生颠覆性影响。对中国通信光电缆产业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危机与发展同在。

大企业纷纷出招

打铁还需自身硬,对行业、对厂商而言,借鉴工业4.0、中国制造2025进行转型升级将是构建竞争优势的关键。在第七届中国通信光电缆企业家峰会上,亨通董事长钱建林指出,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本质是推进制造的智能化,中国光电线缆厂商应借此机会打造线缆智造,提升线缆行业的全球竞争力。而全球最大的能源和通讯电缆制造商普睿司曼集团前不久宣布法国杜弗兰光缆厂扩建工作顺利完成并投产。扩建后,杜弗兰光缆厂将成为欧洲地区最大的光缆生产厂。普睿司曼电信执行副总Philippe Vanhille对此表示,为了永久地提升产品和生产流程的性能,我们始终持续投资光纤创新。我们的使命是为市场提供最佳解决方案,为巴西和全球的客户创造具体价值。

作为光纤通信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康宁公司已经在成都设立光通信中国总部。中国是康宁最大的市场之一,此举是该公司在中国经营35年来的又一座里程碑。康宁在全球光纤光缆领域有着特殊的地位,随着宽带网络在全球的日益普及和发展,新的光纤通信技术也对光纤光缆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康宁已开发出SMF-28 ULL超低损耗光纤,在符合G.652标准的同时具备超低损耗特性,1550nm传输窗口的平均损耗低至0.168dB/km,同时拥有低偏振模色散(PMD) 系数, 特别适用于超长链路、超长跨距及超高速率的新一代传输系统。康宁表示,超低损耗光纤是目前更成熟的解决方案,超低损耗光纤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国内另一巨头烽火公司精准把握时代脉搏,以专业铸就品质,打造综合化、智能化的网络演进服务平台,在10月北京展会上烽火结合超宽至简、价值运营的展示主题,依托从咨询设计、建设到服务完整的产业链优势,成为实践互联网+战略的先行者,积极推进网络服务综合化和智能化建设,为国家互联网+战略挥洒出亮丽的篇章。此外烽火通信隐形微缆以其优良的外护套材料及抗微弯低损耗光纤、成熟的敷设安装方案等优势一直为业界领先。而随着宽带中国国家战略的不断深化,隐形微缆必将会成为新一代FTTH光纤到户最佳的解决方案,烽火隐形微缆前景会更加明朗。此外是普天法尔胜公司,普天法尔胜是最早提出4G宽带集群概念,最早推出产品,而且拥有宽带、窄带全系列产品的厂家。普天的宽窄带融合方案采用统一核心网,支持4G LTE、PDT和TETRA等多种接入方式,能够很好的融合宽窄带的业务,是从窄带网络逐步演进到宽带的理想方案。这个方案已在在福州、沈阳、成都等地开设试验网,并成功应用于银川信息网等智慧城市建设。普天也在积极推动集群标准化方面的工作,目前,普天作为核心成员编写的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系统系列国家标准已经完成报批,这是我国首个LTE集群系列国家标准;基于LTE和PDT融合的公安行业标准《公安宽带无线多媒体集群系统总体技术规范》已完成在公安系统的征求意见。

光纤光缆制造业的思考

在工业4.0时代,机器设备具有强大数据处理能力,它们提供的信息、统计数据和动态分析能够使生产变得更精益、更节能。而工业4.0的关键是智能工厂,智能工厂基于高科技的、适应性强的、符合人体工程学的生产线,智能工厂的目标是整合客户和业务合作伙伴,同时也能够制造和组装定制产品。未来的智能工厂将很可能在生产效率和安全性方面具有更大的自主决策能力。工业4.0更多的是依靠机器进行工作并解释数据,而不是依靠人类的智慧。当然,人的因素仍然以制造工艺为核心,但人更多地是起到控制、编程和维护的作用,而不是在车间进行作业。

转型升级这一口号喊了许多年,要实施起来并不容易。在尝试从代工模式转向个性设计和拓展内销市场过程中,不少企业往往由于种种原因引发资金链断裂而宣告转型失败。但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依然势在必行。在转型升级路上,不仅是需要企业主有情怀、眼光和胆识,不断导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还需要政策的扶持、社会多方面资源配合,以及人工素质整体提高等多方面。令人高兴的是,与工业4.0相关的许多技术已经出现。但是,要采用这些技术,企业需要花费巨额资金,尤其是那些希望抢先采用这些技术的公司。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中国制造业存在无限的想象空间。就光纤光缆制造产业来看,一方面在生产环节导入智能化生产,将可大大降低劳动力成本以及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在产品上加强外观设计、导入新材料、开发新技术以及提升品牌等,企业将会有更高的利润回报。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向工业4.0的转变将是一个渐进的演变,要实现人与智能机器并存的智能工厂,在数字化工厂的基础上,利用物联网的技术和设备监控技术加强信息管理和服务;清楚掌握产销流程、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减少生产线上人工的干预,及时正确地采集生产线数据,以及合理的生产计划编排与生产进度,并加上绿色智能的手段和智能系统等新兴技术的运用于一体,构建一个高效节能的、绿色环保的、环境舒适的人性化的工厂不可能一蹴而就,未来几年,旧系统对中国光纤光缆制造业来说仍然是必要的。

扩展阅读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