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2015年11月20日第八届通信光电缆材料(TOEM)市场及技术论坛在北京全国人大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大会上,中国联通中讯院设计院资深专家贺永涛作了题为《运营竞合,光缆当先》的主题报告,详细分析了运营竞合的时代背景,阐述了个人运营竞合环境下的非常规光缆设想。主题报告内容丰富,论述精辟见解独到,值得收藏。
运营竞合的时代背景
这份报告我想谈一下通信运营商目前所遇到的光纤光缆网络部署问题,以及由此对光缆材料行业所造成的影响,首先介绍一下运营竞合的时代背景。
2015年年初,李克强总理向全社会做出了公开的承诺:提速降费,这是对运营商提出的关于提速降费的政治要求。具体来说是我国所有的铜线固定宽带到2015年年底免费提速至4Mbps,牵涉到2000万用户;光纤宽带按现有速率翻倍提升或者免费提速一档,直接影响到4600万用户;同时针对“互联网+”相关小微企业专线免费提速至8Mbps以上,由此大约影响2200万用户。
根据我们11月份对工信部的相关信息调查,提速降费的目标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固定宽带用户资费成功实现了下调,电信、联通、移动已经完成了各地固定宽带资费的下调工作,50兆和100兆带宽的价格平均分别下降了30%和20%,速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提速不提价”。针对移动终端用户资费下调,包括每月49元到60元包含2GB流量套餐、10月起开始全面实施的套餐内流量当月不清零政策,大家反映强烈的国际漫游流量资费也已平均降幅超过了80%。这意味着在固定宽带和移动宽带领域,我们过去所面临着的提速降费的巨大压力有效得到缓解,直接带来的是运营商的运营收入下降,运营成本出现上升。
运营成本快速上涨
2015年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在通信部报备的网络建设投资达到4350亿元,但是这其中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支出,到年底大概将会投入7800亿。如此大的投入结果是4G基站的规模突破150万,且新增光纤到户覆盖的家庭超过1.3亿户,这意味着在中国有超过40%的家庭能够享受到光纤到户的服务。当然,于此同时网络成本也在上涨,其中包括房价上涨,这是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另外是人工、水电燃料费用的全面上涨,导致故障维修成本居高不下。在政府建设方面,协调报批、环境评估、赔补费用也在不断上升,此外全民参与通信后的维权、搬迁等现象的产生也造成了成本上涨。
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给大众提供更好的通信服务体验,在整个网络的技术驱动方面必须不断的更新,高新技术的研发和使用的成本是相当高的。这里我总结了四点,一是我们的流量需求继续增长,到2020年,联网设备达到200亿台的水平,移动设备的每月数据量5×1010GB;二是在光通信方面,到2020年,400G/1T以上的超高速以及SDN等新技术将成普遍部署;三是在物理层方面,传统光纤逐步过渡到新结构光纤,实现超低损耗、超远传送距离、超大容量等目标;四是我们也在探索光纤光缆的更多应用领域,如光纤传感、虚拟现实系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