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商务部发布《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倾销及倾销幅度期间复审裁定的公告》,公告称,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调查机关的建议作出决定,自2018年7月11日起,对原产于日本、美国的进口光纤预制棒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5年。商务部除了公布对原产于日本、美国的预制棒实施反倾销措施外,还在附件中阐述了整个反倾销政策出台的过程,并对日本、美国光纤预制棒产能状况、市场需求状况、出口状况进行了详细说明。
一、日本
产能、产量状况:基本保持稳定 总体略有增加
文件显示,2014—2017年,日本光纤预制棒的产能分别为3500吨、3500吨、3620吨、3620吨;产量方面分别为3100吨、2900吨、3200吨、3200吨;用产能减去产量,可知闲置产能分别为400吨、600吨、420吨、420吨,占比始终维持在总产能的11%-17%。详见下图。
2014—2017年日本光纤预制棒产能/产量/闲置产能状况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日本光纤预制棒不管是在产能方面,还是在产量方面,都基本保持稳定,总体略有增加。
市场需求状况:基本保持稳定 总体略有增长
文件显示,2014—2017年,日本光纤预制棒国内需求量分别为1015吨、1102吨、1153吨和1245吨;可供出口的能力(产能减去国内消费量)分别为2485吨、2398吨、2467吨、2375吨,占总产能的比例分别为71.0%、68.5%、68.1%和65.6%。详见下图。
2014—2017年日本光纤预制棒市场需求状况图
由上图可以发现,日本市场对光纤预制棒的需求呈现出基本保持稳定、总体略有增长的趋势,但总体需求有限,产能消化能力明显不足。
出口状况:对外依赖性大 呈现增长趋势
文件显示,2014年—2017年,日本光纤预制棒的出口量分别为2059吨、1779吨、2031吨、2255吨,占其当年产量的比例分别为66.4%、61.3%、63.5%和70.5 %;在对中国出口方面,数量分别为1756.79吨、1157.38吨、1289.26吨、1173.58吨,占当年日本光纤预制棒总出口量的比例分别为84%、66%、63%和52%,占当年中国进口光纤预制棒总数量的70.63%、62.91%、60.11%和60.60%。详见下图。
2014—2017年日本光纤预制棒出口状况图
由上图不难发现,日本光纤预制棒的出口数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对外出口依然是日本光纤预制棒的最主要的销售方式。
综合来说,2014—2017年四年间,日本光纤预制棒闲置产能较大,国内消费量虽有略微增长,但产能过剩现象依旧突出;对外出口是日本光纤预制棒的主要销售模式,需通过国际市场消化其过剩产能。虽然在反倾销措施的抑制下,日本光纤预制棒出口中国的数量在减少,但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中国市场是日本光纤预制棒出口的最重要的市场。
(二)美国
产能产量状况:总体呈增长趋势
文件显示,2014—2017年,美国光纤预制棒产能产能分别为2960吨、3130吨、3200吨、3600吨;产量方面分别为2700吨、2600吨、2900吨、3100吨;产能减去产量,得出的闲置产能分别为260吨、530吨、300吨和500吨。详见下图。
2014—2017年美国光纤预制棒产能/产量/闲置产能状况
由上图可以得知,2014—2017年四年间,美国光纤预制棒产能及产量都总体呈现出增长趋势,闲置产能较大,闲置产能占总产能的比例也从2014年的9%上升到2017年的14.5%。
市场需求状况:需求量上涨 自身消化能力不足
文件显示,2014—2017年,美国光纤预制棒国内需求量需求量分别为1489吨、1541吨、1717吨、1924吨;可供出口的能力分别为1471吨、1589吨、1483吨、1676吨,占总产能的比例分别为50%、51%、46%和47%。详见下图。
2014—2017年美国光纤预制棒市场需求状况图
由图可知,2014年—2017年四年内,美国光纤预制棒市场需求呈现增长趋势,可供出口的能力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但整体需求有限,对光纤预制棒产能的消化能力明显不足。
出口状况:出口占比大 数量呈上升趋势
文件显示,2014—2017年,美国光纤预制棒的出口量分别为1229吨、1049吨、1257吨、1315吨,占其当年总产量的比例分别为45.51%、40.35%、43.34%、42.42 %;对中国的出口量分别为386.88吨、295.45吨、304.73吨、277.90吨,占当年中国进口光纤预制棒数量的比例分别为15.55%、16.06%、14.21%、14.35%。详见下图。
2014—2017年美国光纤预制棒出口状况图
由图可知,美国光纤预制棒的出口数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比例始终占其当年总产量的40%以上,这表明对外出口依然是美国光纤预制棒的重要销售方式。
综合上面信息可以发现,2014—2017年四年间,美国光纤预制棒闲置产能较大,国内消费量虽有所增长,但产能过剩现象依旧突出。对外出口是美国光纤预制棒的重要销售模式,需通过国际市场消化其过剩产能。在出口中国市场方面,虽然在反倾销的作用下呈现波动增长趋势,但中国市场仍是美国光纤预制棒出口的重要市场之一。
不管是日本,还是美国,都存在产能过剩、自身消化能力不足的现象,为了消化掉过剩产能,出口成为必由之路。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光纤预制棒消费市场,需求量持续增长。2014—2017四年间,市场需求量分别为6800吨、7500吨、8600吨、9300吨,始终占全球市场需求量的60%以上。所以,对日本和美国光纤预制棒生产商而言,中国市场是一块很大的蛋糕。综合价格、竞争秩序等各方面的因素,国家相关调查机关认定,原产于日本、美国的进口光纤预制棒对中国的倾销可能继续或再度发生,并决定对其实施反倾销措施。
在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下,之前预言的光棒反倾销大概率延续成为事实。对光纤光缆行业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国内拥有“棒—纤—缆”一体化的企业将能最大限度从中受益。
注:数据、内容综合整理自商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关于原产于日本、美国的进口光纤预制棒所适用反倾销措施的期终复审裁定》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