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信息通信大会 | 无源物联网又有新突破

2023/12/07 责任编辑:光电通信 访问:1393

1701915645498454.png

11月29日,第六届中国信息通信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期间,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中国信通院承办的“识万物·知细微”无源物联网技术创新专题报告会成功举办。邮政科学规划院、中建科技集团等12家产学研各界合作伙伴嘉宾出席了本次论坛。

在论坛上,中国通信学会常务理事、物联网委员会主任朱洪波发表致辞,代表中国通信学会物联网委员会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朱洪波指出,无源物联网在功耗、成本、部署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将在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此,朱洪波强调,产业各界应当重点关注无源物联网顶层设计、技术创新、产业协作三个方面,共同推动物联网产业的融合创新。

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丁海煜发表致辞,向业界介绍了中国移动在过去的一年中联合产业合作伙伴取得的各项成果。在致辞中,丁海煜提出五点倡议:强化需求导向和应用导向,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推进技术标准制定,深入开展技术试点和应用示范,加强产业生态构建,呼吁产学研各界合作伙伴精诚合作,共同推动无源物联网技术成熟,共同促进产业繁荣发展。

IEEE Fellow、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电子科技大学大学教授梁应敞发表主旨报告。报告指出,无源物联网是5G-A及未来6G的关键新场景、新应用,能有效解决终端能耗问题,提升通信网络连接密度。但是,无源反向散射系统存在着直接链路干扰严重等瓶颈问题,制约着通信距离的进一步提升,梁应敞指出,可以从多天线干扰消除、反射信号特殊波形设计、共生通信等方向对反向散射系统干扰问题进行研究。另外,梁应敞认为,共生通信是实现蜂窝网络与物联网有效融合的关键技术,具备双系统频谱共享、发送协作、联合解码等优势,但同时,应从多址接入协议、波束赋形方案、智能超表面增强方案等方向,对共生通信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以真正形成无源物联网和蜂窝系统间的互惠效应。

论坛期间,邀请了多位行业专家围绕无源物联网的架构、协议及标识感知等多个领域进行了主题分享。

邮政科学规划研究院所长孟硕、中建科技集团技术专家曾涛针对无源物联网在邮政、建筑等领域的实际场景应用需求发表主题演讲。两位专家指出,无源物联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促进传统行业的数智化转型,将无源物联网从理论推广到实际的场景应用。

中国移动研究院技术专家李源、资深技术专家李爱华分别作主题演讲。李源分享了中国移动在组网式无源物联网和蜂窝无源物联网最新研究成果,并对应用服务探索、关键技术攻关、应用试点样板等方面进行了协同创新的思考。李爱华介绍了无源物联网轻量化网络架构。他指出,无源物联网的优势在于低成本、低功耗、易部署,轻量化的网络架构使无源物联网具备更灵活的组成方式,实现更大规模、更广范围的接入。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无线产品线5G-A领域总裁高全中对蜂窝无源物联网的技术创新与应用验证进行了介绍。高全中指出作为5G-A的新技术,蜂窝无源物联网通过更先进的空口设计,更灵活的组网方式,相比传统方式在覆盖、容量和性能上都有极大改善。无源物联也将在消费盘存、生产流转以及物流等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

智汇芯联(厦门)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振彪对无源物联网的芯片产业化进展进行了介绍。李振彪强调,芯片是我国重要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在团队的努力下,无源物联网的标签芯片突破了多个技术难关,实现了国产化、自主化,推出了首款具备量产能力的5G-A无源物联网芯片并完成了技术验证。

此外,此次论坛还邀请到了香港科技大学副研究员、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技术部部长谭帅帅,北京交通大学教授、信息通信网络研究所副所长王公仆,天津大学教授、微电子学院副院长马永涛,上海交通大学教授、RFID与物联网研究所所长王东作主题演讲,四位专家就无源物联网的低成本安全机制、反向散射、低成本定位、标识感知融合技术进行了介绍。

在发布环节,丁海煜副院长携手邮政科学规划院、中建科技集团等行业合作伙伴,共同发布了《无源物联网典型场景白皮书(2023)》,白皮书聚焦无源物联网典型应用场景,根据标识对象全生命周期的特点和能力要求,将场景分为区域盘点、广域追踪和全域管理三类,并阐述每个场景的业务痛点和无源物联网在该场景的适用性及价值。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推动助力产、学、研、用各界对新型无源物联网发展路径达成共识,后续中国移动研究院将进一步联合产业深耕无源物联网前沿技术,推动研发成果落地应用,助力万物互联愿景走向现实。

扩展阅读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