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海海缆登陆站为依托构建直连全球海光缆系统

2024/03/13 责任编辑:Hanson 访问:1289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上海市委主委邵志清提交了《关于建设国家高水平数据开放平台的提案》。

邵志清表示,随着中国数据出境相关制度的落地实施,政府和企业对数据出境安全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但要在数据领域建立国际话语权与主导权,仍面临一些问题。

“散”是我国数据产业的一大短板。虽然我国已在电子提单、发票互操作系统、数字身份认证等领域形成一批功能性创新合作平台,但单点突破无法形成产业聚集竞争态势。特别是事关“一带一路”、“丝路电商”、人民币国际化等国家新战略,我国还没形成具有枢纽作用的功能平台和载体,分散的系统无法形成规模性的示范效应。

邵志清为此建议,打造一批国家级集约化功能性数据枢纽平台与跨境数据交易系统,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双边、多边国际协定,打造协定国重点行业供应链跨境服务平台。与此同时,构建面向中东、巴西、非洲、大洋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宗商品结算平台;构建面向欧洲各国的先进技术与高端产品交易平台。

目前,对标《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国际数字经贸规则,我国数字经贸规则仍有不足。“要建立更加开放的规则制度体系”,邵志清呼吁,要建设“国际数据规则先导区”,不断迭代深化“制度+技术”双重保障,通过场景探索布局离岸功能型数据中心建设。他还建议,我国应全面参与国际数据治理规则互认和谈判,建设“行业国际数据码头”,开辟国际产业出海离岸功能区,加快培育国际数据外包服务、全球云服务等新业态,打造在国际金融、高端航运、服务贸易等领域友好互信的国际数据合作空间。

硬件设施是支持数据产业的基石。邵志清指出,上海作为国内打造全球数据汇聚流转的核心枢纽,对标法兰克福、伦敦、阿姆斯特丹、巴黎、新加坡、纽约等国际一流的数据枢纽城市,在国际海光缆的接入量、带宽能级、网络质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如访问欧洲约三分之一的通道需绕道美国,去往美国方向的海缆80%要通过日本转接,去往东南亚、西亚、欧洲等方向的海缆都要通过新加坡,到非洲、南美方向没有直达海缆,国际化数据中心规模、智能化算力资源服务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

邵志清建议,以上海海缆登陆站为依托,实施“海上丝绸之路”海底光缆工程,构建直连东南亚、中东、非洲、欧洲等全球区域的海底光缆系统,建立国内21个自贸区直连全球的国际数据专用通道,进一步放开增值电信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与外资合营海底光缆、数据中心等,加快融入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邵志清还呼吁,要梳理和估算国际算力需求规模和建设对标符合国际市场规则需求的特殊功能数据区,如打造全球数据枢纽平台、生成式人工智能算力平台等功能性数据智算中心,为智能智造、高端航运、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等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和大模型训练提供便捷支撑。

曾任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的邵志清长期关注上海的海缆建设与发展。早在2017年,在由其担任副主编的《2017上海经济和信息化发展报告》中,就对这一议题多有着墨。

《报告》提出,上海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光纤到户和基站建设,特别是亚太直达海底光缆的投入使用。《报告》强调,为不断完善上海智慧城市共享格局,实施网络优化工程,协调海光缆建设、优化互联网数据中心布局,成为上海的一项重要工作。

上海市人民政府2023年9月15日印发的《上海市进一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也强调,上海要构建泛在互联的高水平网络基础设施,打造连通内外的国际网络枢纽设施,推进东南亚-日本二号海底光缆建设及已建海底光缆系统扩容,推动临港海底光缆登陆站等国际通信设施建设。

内容来源:上缆所

扩展阅读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