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

2025/01/22 责任编辑:Hanson 访问:1060

2024年是钢铁行业深度调整的关键一年,一系列新情况、新变化、新挑战不断出现,传统用钢行业下行压力加大、原燃料价格易涨难跌,钢铁行业运行持续呈现高产量、高成本、高出口、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局面,进入“减量发展、存量优化”阶段的特征日益明显。

钢铁产量同比下降,国内消费持续下降。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4年,全国累计生产粗钢10.05亿吨,同比下降1.7%,实现了产量下降的预期目标;生产生铁8.52亿吨,同比下降2.3%;生产钢材14.00亿吨,同比增长1.1%;折合粗钢表观消费量8.92亿吨,同比下降5.4%。整体看,钢铁消费降幅明显大于产量降幅,市场供强需弱的态势未改。分品种看,建筑业用钢占比进一步下降至50%,制造业用钢占比从2020年的42%提高到2024年的50%,钢铁产品结构调整仍在持续。

钢材出口数量增长,出口金额下降。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累计出口钢材1.11亿吨,同比增长22.7%;出口均价755美元/吨,同比下降19.3%;累计出口金额836亿美元,同比下降1.1%。累计进口钢材682万吨,同比下降10.9%;进口均价1689美元/吨,同比上升1.8%;累计进口金额115亿美元,同比下降9.2%。折合粗钢净出口约1.13亿吨,同比增长31.5%,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钢材价格同比下降,铁矿石价格高位运行。2024年,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平均值为102.47点,同比下降8.39%。其中,长材指数平均值105.22点,同比下降8.83%;板材指数平均值100.58点,同比下降10.09%。同期,CRU国际钢材价格指数平均值为197.5点,同比下降10.21%,降幅大于国内钢材价格降幅。从原燃料端看,我国进口铁矿石12.37亿吨,同比增长4.9%,进口量创历史新高;进口均价为106.93美元/吨,同比下降7.08%,降幅比钢价降幅小1.31个百分点。重点统计企业进口铁矿粉采购成本同比下降5.58%,国产铁精矿(干基)、炼焦煤、冶金焦、废钢采购成本同比分别下降0.76%、8.14%、11.28%、8.68%。

经济效益同比下降,资金风险总体可控。2024年,经初步统计,重点统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02万亿元,同比下降6.4%;营业成本5.71万亿元,同比下降5.9%,比收入降幅低0.5个百分点;利润总额429亿元,同比下降50.3%;平均销售利润率0.71%,同比下降0.63个百分点。12月末,重点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2.72%,同比上升0.56个百分点,比6月末下降0.07个百分点;存货占用资金6144亿元,同比下降5.8%;应收账款1588亿元,同比下降0.2%。从资产负债率和“两金”占用情况看,行业资金风险总体可控。

环保指标持续改善,环境绩效进一步提升。钢铁企业加快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和极致能效工程,环保指标持续向好。2024年,重点统计企业吨钢综合能耗549.68千克标煤/吨,同比下降0.61%;吨钢可比能耗480.96千克标煤/吨,同比下降1.75%;吨钢取水量2.33立方米/吨,同比下降0.81%;排水量同比下降10.39%,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挥发酚、总氰化物、悬浮物、石油类污染物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16.91%、19.52%、5.49%、10.25%、7.64%、33.12%;废气中二氧化硫、颗粒物、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12.23%、9.84%、10.22%。

从行业运行数据看,2024年,钢铁市场供强需弱态势十分明显,企业生产经营非常艰难。实践证明,在需求整体处于下行通道的背景下,市场稍有好转就冲动生产的企业,容易重蹈越产越亏、越亏越产的覆辙;而理性判断、主动调整的企业,则在沉着应变中锻炼了能力、增强了韧性、孕育了新机。一大批钢铁企业例如梅钢、沙钢、中信泰富特钢、南钢等,坚决践行“三定三不要”经营原则、努力提升创效能力,积极探索存量优化阶段的生产经营新模式、开辟未来发展新赛道,真抓实干、守正创新,为钢铁行业实现平稳运行、化解风险隐患、积蓄发展优势发挥了压舱石、定盘星的作用。

本文来源:江苏省钢铁行业协会

扩展阅读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