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丁海煜:打造安全可靠低空智联网,赋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7/15 责任编辑:Hanson 访问:1050

近日,由中国无线电协会主办的“2025无线电技术与应用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丁海煜参加论坛,并作了以“打造安全可靠低空智联网,赋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演讲。

丁海煜指出,低空信息基础设施是驱动低空经济规模化发展的关键,低空飞行需要网联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低空信息基础设施,提供通信、导航、感知、监管等必要信息服务保障。其中,频谱是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的基石。从3G到5G,科学前瞻的频谱规划有力地保障了我国TDD创新战略的成功实施,是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压舱石”。随着低空应用日益丰富,运营商利用已授权频谱建设低空智联网,相较于非授权频谱网络,能够为低空飞行提供干扰更低、速率更高、容量更大、定位更准的通感一体服务,形成高质高效的网络保障,激发低空经济规模化发展活力。

丁海煜重点介绍了中国移动在构建安全可信低空智联网的最新进展。

在低空通信方面,面向低空三维立体覆盖需求,提出充分复用地面网、按需新建低空网、灵活利用卫星网的低空覆盖策略。充分发挥700MHz、2.6GHz、4.9GHz多频协同优势,创新“双翼组网”“大上旁瓣莲花波束”等700MHz/2.6GHz频段复用地面网的关键技术,以及“鱼鳞组网”“空地兼顾通感一体射频架构”等4.9GHz新建低空网关键技术,大幅提升低空覆盖性能,降低网络干扰,保障低空业务。

在低空感知方面,突破传统网络能力边界,发布全球首个5G-A通感一体预商用网络,发挥4.9GHz与毫米波中高频组合感知优势,攻关感知置信度提升、覆盖性能提升等关键技术,推动产业完成4款预商用产品研发,构建规模试验网,初步验证了对低空无人机的连续探测能力,实现300米以下低空区域连片感知。同时通过自主研发和产业推进,构建灵活适配、高质优价的低空网联终端产品体系,打造服务监管、赋能百业的“中移凌云”低空综合服务平台,推动“AI+”深度赋能低空经济,全面构筑低空多维安全保障体系,实现低空经济高质量、规模化发展。

基于以上低空智联网技术能力构建,中国移动已打造政务巡检、物流运输、机场安防等世界级标杆应用。在江苏常州等地打造“‘一机多巡’政务飞”应用,通过“一套低空设备+一个政务巡检平台”的全新社会治理模式,提供无人机巡检租赁服务,降低社会治理成本,增强政务巡检安全性及有效性。在上海、深圳等地打造跨海干线运输、城市支线转运、末端外卖配送等城市低空物流标杆,完成无人机配送从工具到运力再到服务的升级。在云南保山等地率先将5G-A通感一体技术应用到民航领域,实现机场范围内7*24小时实时感知并跟踪各类入侵目标,守护机场安全,让“载人机”远离“无人机”侵扰。

展望未来,在政府的领导和政策支持下,中国移动将秉承开放、合作、创新、共赢的理念,积极践行科技创新“国家队”的使命担当,聚合政产学研用各方资源,持续攻关低空智联技术、繁荣低空产业生态、打造低空示范应用,不断丰富“低空+”应用场景,共创低空经济新质未来。

本文来源:中国移动研究院

扩展阅读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