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敢做弄潮儿 勇向潮头立——从位势之升看小池“镇”能量》一文)
8月7日清晨,湖北科普达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里,技术人员正围在一台银色设备前屏息调试。
研发中心主任李超手持转子,向记者展示这项与华南理工大学瞿金平院士团队联合研发的“秘密武器”——拉伸流变挤出装置。“传统设备像揉面,反复挤压会破坏材料性能;新装置像拉面,温和拉伸让产品寿命提升30%。”他测算着,这项全球首创技术每年能为企业省下500多万元。
隔壁的智能化车间里,叉车穿梭往来,工人正将成箱的光缆护套料码放整齐。“这些货今天发往武汉,明天一早就能送到长飞、烽火的生产线。”车间主任笑着说。
从6.5亩的小作坊到年销量9.2万吨的行业标杆,科普达用15年时间完成蜕变,如今已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产品涵盖8大系列130个品种,成为小池光通信材料产业链当之无愧的“链主”。
“小池的交通优势让我们实现‘当天发货、次日送达’,而产业链配套则让原料采购成本降低15%。”公司董事长柯斌道出企业与小池共成长的发展密码。
这种“近邻效应”正产生磁石般的吸引力:2022年,时代精铜科技循着科普达的产业链而来,专攻精密铜杆;2023年,上市企业双杰电气签约入驻,填补线缆设备空白;今年5月,湖北欣盛达科技投产即拿下7000万元订单,专攻线缆成品。据悉,截至2024年底,已有近30家光通信材料企业在小池形成从原料到成品的完整链条,自我配套率达90%,像精密齿轮般咬合运转,向着百亿产业集群全速冲刺。
内容来源:灵润黄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