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网筑基 智引未来——写在2025中国算力大会召开之际

2025/08/20 责任编辑:Hanson 访问:1033

智算新纪元,盛会再启幕!

当前,人工智能热潮澎湃,智算革命扑面而来。见证着我国算力产业向实向新的发展进程,一场算力领域的顶级盛会即将再度开启。8月22日至24日,作为我国算力产业风向标的2025中国算力大会将在山西省大同市举行。届时,政产学研用金各方代表将齐聚古都大同,聚焦算力网络新趋势,共话算力产业新未来。

作为我国算力领域的顶级盛会,中国算力大会自2022年起已连续在山东、宁夏、河南成功举办三届,成为“算力产业风向标、算力创新策源地、算力生态孵化器”,在推动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届大会以“算网筑基 智引未来”为主题,将全方位展示我国算力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为政产学研用金各方搭建沟通桥梁、构筑合作高地,共商算力网络创新发展路径,以澎湃算力对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需求,推动算力产业迈入高质量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时代浪潮奔涌,算力已成为数字时代重要的战略资源和科技竞争焦点。“十四五”期间,算力基础设施被定义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底座,一系列推动算力产业发展的政策举措密集出台。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并特别点题“统筹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和开放共享”。不久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要着力优化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强化算力、算法和数据供给。行业主管部门密集部署,今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算力强基揭榜行动,推动算力网络“点、链、网、面”体系化发展,并在专题研究部署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赋能新型工业化时强调,“要强化算力供给,统筹布局通用大模型和行业专用大模型”。

在政策的有力支持和市场的旺盛需求下,“十四五”期间,我国不断夯实算力基础设施,加速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以智算引领、算网协同、绿色低碳为特征的高质量产业格局逐渐形成,为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一方面,算力规模持续扩大。近五年来,我国算力总规模年均增速高达30%。截至3月底,我国在用算力标准机架达1043万架,智能算力规模达748 EFLOPS,为海量数据计算提供智能底座。另一方面,算力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截至3月底,我国“东数西算”八大枢纽节点算力总规模达到每秒215.5EFLOPS,其中智算规模占枢纽节点算力总规模的80.8%,枢纽节点间20毫秒时延圈已基本实现。

在深达百米的地下矿井,液压支架正默契地配合采煤机完成割煤作业。远程操作、危险预警、智能生产、信息共享……数字技术的赋能下,山西传统产业正华丽转身,一幅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壮阔图景,在三晋大地徐徐展开。

在距离北京300多公里的太行山间,巨大的风力发电机叶片正破风劲舞。丰富的绿电资源成为大同发展算力产业的独特禀赋,一大批数据中心相继在这里落户,涵盖上下游的算力产业于此串珠成链、聚链成群,这座“能源之都”正乘“数”而上,向“算力之城”昂首迈进。

“智能”“绿色”“融合”——这是山西在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的新步伐,也是当前我国算力产业发展的鲜明底色。今年以来,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应用呈爆发式增长,智能体产业也加速成长落地,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对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日均Token消耗量已突破30万亿,与2024年初相比激增300多倍。作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基座,算力特别是智能算力,为大模型、智能体等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坚实保障。

与此同时,产业各方同频共振,协力加速推动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大湾区上线全球首个商用智算昇腾超节点,实现智能算力供给质与量的双重跨越;哈尔滨智算中心节点成为全球运营商规模最大的单集群智算中心,算力规模达到6.93 EFLOPS,相当于6940万台4核PC电脑的算力总和;中国移动长三角(苏州)云计算中心机房通过液冷技术,使散热能耗降低50%~60%……算力产业的“含新量”“含绿量”持续提升,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风劲好扬帆,奋进正当时。当前,全球科技创新空前活跃,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对高质量算力的需求与日俱增。算力,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的重要力量。我国算力产业正处于量质齐升的发展关键期,2025中国算力大会的举行恰逢其时。愿产业各方以此次盛会为契机,共同推动算力产业“向新而行、向实而兴”,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磅礴的智算之力。

本文来源:人民邮电报

扩展阅读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