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牵头两项可信数据空间国际标准成功立项

2025/11/12 责任编辑:Hanson 访问:1026

近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牵头提出的两项国际标准——IEEE P3158.2《Standard for Capability Requirements of Trusted Data Spaces》(可信数据空间能力要求)和IEEE P3158.3 《Standard for the Protocol Requirements of Digital Contracts and Usage Control》(数字合约与使用控制协议要求)正式通过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标准协会(IEEE SA)审查投票,成功完成立项。

可信数据空间国际标准体系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此次新立项的两项标准,是基于已有国际标准基础的深化和拓展。2022年3月,中国信通院牵头提出的IEEE P3158《可信数据空间系统架构》在IEEE标准协会成功立项。该标准聚焦建立可信数据空间的系统架构,包括业务视角、功能视角与技术视角。经过两年多的研制,这一基础标准已于2024年正式发布。在此基础上,IEEE P3158.1《可信数据空间 测试与性能》也于2025年正式发布,为系统验证提供了统一的测试和性能基准。

此次新立项的两项国际标准将从不同层面解决可信数据空间发展中的特定需求。

IEEE P3158.2标准将构建可信数据空间的整体能力框架。该标准将从运营要求、场景应用、数据资源、生态主体、规则机制和技术系统等维度提出具体的能力要求,为各类组织建设可信数据空间提供全面的能力建设指南。

IEEE P3158.3标准则聚焦数字合约与使用控制协议这一关键技术环节。该标准将明确数字合约的设计原则和协议要求,配套制定数据使用控制的标准规范,从技术层面破解不同数据空间之间的互联互通难题。

此次立项标志着可信数据空间国际标准体系正在逐步完善,进一步为产业发展提供清晰的技术路线。统一的标准将有效降低数据流通的技术壁垒,增强数据共享的信任基础,促进数据要素的价值释放,并推动可信数据空间从概念验证走向规模化商用。未来,这些标准有望成为全球数据流通的重要技术基础,为构建开放、协作、安全的全球数据空间贡献智慧。

为进一步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与可操作性,推动标准应用落地,诚邀行业头部企业、解决方案服务商等参与标准编制工作。后续,中国信通院将根据征集情况组建标准工作组,结合标准编制进展适时开展专家研讨、企业调研等工作。

本文来源:中国信通院

扩展阅读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