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主任张玉卓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我国在以下方面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
一是基础前沿领域贡献了一批原创成果。包括载人航天、热核聚变、北斗导航、深海探测、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这些领域,这都是世界一流水平的原创成果。
二是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注入科技动能。主要是围绕产业链来部署创新链,以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攀升,5G通信率先规模化运用,去年重大进展包括时速 600公里的高速磁浮试验样车下线。在高端材料方面,碳纤维万吨级的48K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投产,C919大飞机验证交付,还有一批高性能的装备,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三是为维护我国科技安全、能源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在一些战略必争领域积极布局“卡脖子”紧迫性技术,填补了一批科技空白,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深海一号生产储油平台,F级50MW重型燃气轮机,都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
张玉卓指出,和先进的科技强国相比,我国科技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未来主要是向以下三个方面着力开展技术攻关:
一是在“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不断实现新突破。包括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高质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对传统制造业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包括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关键领域的科技投入,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能力。
二是在提高科技研发投入产出效率上不断实现新突破。进一步优化投入结构,突出科技产出、科技成果、科技转化、科技产业,构建以实效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工作体系,健全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加速技术迭代升级,建立更加有效的科技成果收益分享机制,让科技成果有市场、让科研人员有回报。
三是在增强创新体系效能上不断实现新突破。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决策,强化重大工程牵引,用好国家实验室、创新联合体等平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整合转制科研院所、应用类科研单位,组建行业研究院,引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