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科移动毫米波通感智算一体化基站:以“无线慧眼”重塑全场景数智未来

2025/07/16 责任编辑:Hanson 访问:1026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中信科移动始终以创新为驱动力,积极探索前沿技术,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更高效、更智能的通信解决方案,最新推出的毫米波通感智算一体化基站,为全场景数智化未来开辟了新的篇章。

痛点直击:

传统网络的“三重困局”

传统网络采用通信与感知设备独立部署架构,存在成本高昂且协同困难的双重问题,难以满足低空经济、辅助驾驶等场景对低时延实时决策的技术要求。在毫米波频段应用方面,高频段传播特性导致覆盖能力受限,传统有源天线单元(AAU)在设计上存在技术瓶颈,难以兼顾高速数据传输与广域立体精准感知的双重需求。此外,多设备并行运行造成的能源消耗显著增加,这与"双碳"战略目标下的能效优化要求背道而驰。

技术破局:

通感智算一体的“四维跃迁”

中信科移动创新性推出的自发自收毫米波通感产品,支持垂直维60°大张角,可覆盖低空600m,水平超1000m的立体范围,通过智能板卡支持跨站感知数据去重融合与智能化处理。借助于毫米波感知的大带宽、多阵元、高分辨率能力,可支持低空、水域和交通三大场景,并重点应用于低空经济、低空安防、辅助驾驶、微形变等高价值领域。同时,中信科移动毫米波通感一体极简AAU解决方案,在天线架构、智能算法、场景适配及能效优化四大维度实现突破性进展,重构未来无线通信系统新形态。

硬件架构革新:千单元毫米波相控阵平台

中信科移动毫米波通感一体AAU解决方案在硬件设计上采用1024单元超大规模相控阵天线阵列,阵面灵活重构,多子阵联合赋形,通过三维电磁场优化设计,实现波束赋形精度提升。同时采用多模态射频前端架构,实现通信、感知通道硬件高度复用,系统集成度提升,相较传统方案部署实现功耗与成本降低,兼具高性能与低成本的双重优势。算法突破:通感协同重构系统能力

中信科移动毫米波通感一体AAU解决方案搭载自主研发的AI驱动型通感融合算法,构建“通信-感知-计算”三位一体智能处理框架:通信模式下支持10Gbps高吞吐率,空口时延压缩至亚毫秒级;感知模式下实现米级定位,感知速度精度小于1m/s,最大探测半径达1500米;通过深度强化学习的动态资源分配算法,使通感资源冲突率降低,实现通信与感知能力的深度融合。

场景化智能:构建全域智能感知网络

在低空经济领域,中信科移动通过通感智算一体技术打造文旅场景无人机巡航与AR导览融合应用,实现空天地一体化智能管理。在安防巡检模式,单基站可同步执行目标识别、异常行为检测与应急通信保障,构建全天候立体化安全防护体系。在智慧交通场景,支持车道级探测与V2X通信双模运行,提升交通系统感知网联能力。

绿色双碳:革命性能效提升

中信科移动毫米波通感智算一体AAU解决方案采用GaN(氮化镓)高效功放与AI节能调度算法,整机功耗更低;通过通感任务动态负载均衡技术,以用户和业务为目标,支持能量按需灵活分配,实现功耗智能调控。

融合赋能:

开启数智未来“无线可能”

中信科移动毫米波通感智算一体化基站,这双嵌入通信网络的“无线慧眼”,正以其卓越的通感智算融合能力,深刻改变着我们感知和连接世界的方式,突破了传统通信的边界,以“视觉”和“触觉”和“智慧”服务于低空经济、低空安防、车辆网等广阔场景。这不仅是技术上的重大飞跃,更是迈向全场景数智未来的坚实一步。面向未来,中信科移动将继续深耕通感智算融合技术,以创新为驱动,携手产业伙伴,共同点亮万物互联、感知无处不在的数智蓝图,共同迈向一个更加高效、安全、智能的美好世界。

本文来源:中信科移动

扩展阅读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