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湖南株洲举办的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上,中国联通以“智能时空 联通万物”为主题,系统呈现了其在北斗技术规模化应用与融合创新方面的多项突破。作为参展重点单位,中国联通研究院聚焦高精度授时同步领域集中展示了三项核心成果,展现出在构建时空底座方面的科技实力,引起与会嘉宾的广泛关注。中国联通集团董事长陈忠岳莅临展区参观指导,并对相关研发成果表示充分肯定。
研究院此次展示的关键成果,着力破解了长期制约行业发展的同步技术瓶颈。首项突破为自主研发的北斗高精度时频同步芯片,该芯片融入中国联通提出并获得ITU-T国际标准采纳的同步状态传递机制,时间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功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此前已入选2023年度央企科技创新成果产品手册。
基于自研时频同步芯片的基础上,研究院推出全国产化设计的小型化高精度时间同步设备。该设备依托北斗授时信号,可通过在网络中灵活下沉部署方式,为4G/5G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频率与时间基准信号,具有低成本、高精度、易部署、低功耗等优势。该设备全面采用国产元器件,从软硬件层面保障了网络同步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面向更长距离、更高精度的应用需求场景,研究院还研发了超高精度时频传递系统。该系统采用双向时分同纤同波传输技术,在数千公里光纤链路上仍能实现百皮秒量级的同步精度。该项技术为未来6G网络、科学研究、金融关键业务等场景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此次参展从底层芯片到组网设备,再到系统级解决方案,清晰展现了中国联通在时频同步领域形成的完整技术体系与闭环能力,不仅强化了北斗技术与通信基础设施的深度融合,也为“智能时空 联通万物”的数字化愿景提供了坚实支撑。未来,联通研究院将继续在时频同步领域深耕,持续为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注入精准的“联通时频”动力。
本文来源:中国联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