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通集团:绘就制造业绿色转型的“零碳答卷”

2025/10/16 责任编辑:Hanson 访问:1025

近日,在2025年苏州市零碳(近零碳)工厂建设工作成效突出企业名单中, 亨通集团旗下多家公司跻身零碳(近零碳)工厂之列。这份“绿色成绩单”并非偶然,而是亨通以科技创新驱动全产业链低碳转型的实践成果,更坚定了亨通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的锵锵步伐。

所谓“近零碳”,是指通过能效提升、清洁能源替代、碳汇补偿等多种手段,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最大限度降低单位产值的碳排放强度,并实现范围一(直接排放)与范围二(间接排放)的碳中和。

亨通的绿色转型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从《“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到《苏州市工业领域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国家与地方层面的政策导向为制造业低碳转型提供了方向指引。亨通在行业内率先成立ESG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明确提出“双碳”战略目标,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企业管理、工厂升级转型、新兴产业布局等方方面面。从“西电东送”到“东数西算”,从智能电网到海洋清洁能源开发,亨通的绿色足迹始终踩着能源转型的时代鼓点,让中国制造的“绿色画卷”沿着“一带一路”闪耀世界舞台。

1760579319998209.png

双轮驱动:科技创新与数智转型赋能绿色发展

绿色转型,归根结底要靠科技创新。唯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绿色竞争中赢得主动。多年来,亨通坚持自主创新,成功研制出光通信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光纤预制棒,一步步实现光通信全产业链自主可控,并推动了光纤预制棒生产全过程无污染零排放,降低了对稀缺气体的依赖,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树立起光通信行业绿色制造的新标杆。随着绿色发展理念在企业的深度践行,目前,亨通旗下已有9座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国家级绿色设计示范企业,13类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越来越多的绿色技术、绿色产品等不断涌现,激活了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与此同时,亨通还积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通过建设综合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能耗与碳排放数据的可视化、智能化采集与动态优化管理,大幅提升了能效管理水平。亨通获颁行业内首张“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核查的产品碳足迹”证书,实现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平台数据互信互通,为产品突破国际贸易“碳壁垒”打开了绿色通道。“数智+绿色”的融合模式,大幅提升了工厂效率,智能制造水平的逐步提升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亨通因此荣获全球光通信行业首座“灯塔工厂”,为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了智慧方案。

由内向外:打造全生命周期绿色生态体系

亨通的绿色实践,远不止于单个工厂的节能减排,而是致力于打造涵盖“绿色设计、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绿色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绿色生态体系。通过建立严格的ESG准入标准,亨通要求所有合作伙伴必须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从而形成从原材料采购到终端回收的全链条绿色闭环,联动上下游企业共同理清“碳家底”,带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除此之外,亨通还积极提供成熟的海上风电、光伏工程、智慧充电、储能等清洁能源系统解决方案,助力能源结构优化,加快节能减排降碳进程。这些新型能源产业的布局发展,既顺应了国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等重点战略,也为企业开辟了新的增长极,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注入生机澎湃的“绿色动能”。

国际视野:为全球绿色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行动,企业积极响应并设定科学碳目标,不仅是履行对全球环境的责任,更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必由之路。

目前,亨通旗下已有3家公司获得科学碳目标SBTI净零认证,更多的企业已提交承诺目标。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拥抱,亨通正以全球视野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贡献中国方案——在大西洋总包的全球首座半潜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每年可为超2万户家庭提供清洁能源,减少超3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参建的东南亚最大漂浮式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可为5万多户家庭提供充足的清洁电力······

前不久,亨通旗下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先后荣获国际级行业权威机构认可,MSCI ESG评级提升至“BBB”级,以及Wind ESG“AA”评级,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彰显了亨通持续践行ESG可持续发展的亮眼成绩。

如今,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下,亨通已在全球承建了100多个能源互联项目,形成“风-光-储-充-氢”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实现能源优化配置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全球能源绿色变革。

从实验室的科研创新到全球市场的绿色通行证,亨通的“零碳答卷”诠释了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智慧,更用实践证明了绿色发展不是负担,而是未来竞争力的核心所在。亨通也将继续将绿色理念根植于心、践之于行,持续深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加快培育发展绿色生产力,为共建清洁、美丽、可持续世界贡献亨通力量。

本文来源:亨通集团

扩展阅读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