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正式发布首批《苏州市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场景名单》,24家公司上榜。亨通智能自主研发的“智能柜式仓储动态库存管理与自动调度系统”(以下简称“智能柜库系统”)成功入选。这标志着亨通智能继亨通创建国家智能工厂、5G工厂之后,聚焦人工智能赋能高端制造的又一应用场景创新成果。
在汽车、新能源、航空航天及高端制造等领域,传统仓储中的中小型物料种类繁杂、流转频繁,传统仓储模式普遍存在拣选效率低、信息更新滞后、人工依赖度高等问题。针对这一行业共性难题,亨通智能创新研发出集高密度存储、动态调度与实时感知于一体的智能柜库系统,成功实现从“人找货”到“货到人”的作业模式变革。
该系统具备四大核心优势:
●深度优化的仓储布局:基于工厂实际环境进行精准规划,实现空间高效利用与路径智能调度,有效解决传统仓库因布局僵化导致的空间浪费问题(如角落闲置、容量受限)以及物料存放不合理引发的取货路径冗长、作业效率低下等问题。
●全流程自动化作业:通过权限认证后系统自动执行出库,30秒内高效完成取料,拣选错误率趋近于零,有效破解了传统仓储对人力的高度依赖(如人工“找货”“搬货”带来的高成本)、作业效率瓶颈(流程繁琐、响应慢影响生产节拍)以及人为操作导致的错拿、漏拿等高错误率问题。
●多重智能防错机制:集成电子扫码、智能称重与激光指引,构建多层校验体系,有效克服单一防错手段(如仅扫码或人工核对)失效导致错误流入下游的风险,同时精准识别外包装正确但内部物料数量短缺或溢出等隐蔽问题,确保出库物料的型号、数量准确无误,大幅提升物料抓取的可靠性与质量管控水平。
●环境自适应与模块化扩展:支持恒温恒湿等特殊存储环境,并采用模块化设计,灵活适配多样化场景需求,有效解决电子元器件、精密仪器、药品原料等对温湿度敏感物料的存储难题,同时突破传统系统“一套方案打天下”的局限,满足不同工厂、不同物料在空间、功能和环境上的差异化管理需求。
目前,该系统已在多家制造企业成功部署应用,在显著提升空间利用率的同时,整体作业效率提升超过90%,展现出卓越的实用性、稳定性与可扩展性。
为深入了解该系统的创新价值与落地成效,苏州电视台记者专程走访亨通智能,并对亨通智能总经理进行了现场采访,围绕系统研发背景、核心技术特点及实际应用成果展开深入交流。
“亨通智能柜库系统致力于为中小型物料管理提供一套完整的工业4.0解决方案。”公司总经理表示,“系统可灵活适配不同规模的厂区环境,实现高密度存储与智能路径规划,并通过电子扫码与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推动传统仓储向精准化、透明化转型,有效解决错拿、漏拿等行业痛点,显著提升库存管理效率与作业准确性。”据实测数据显示,该系统全面打通仓储管理各环节,整体作业效能提升超90%。
此次入选苏州市“AI+制造”典型应用场景,不仅是对亨通智能技术研发能力的高度肯定,更是对其在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实践中所取得成果的重要认可。
面向未来,亨通智能将持续深耕智能物流与先进装备领域,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不断推进系统迭代升级与应用场景创新,为苏州乃至全国制造业的智能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助力“中国制造”加速迈向“中国智造”新阶段。
本文来源:亨通智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