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研究院金婧:网络化协作MIMO是实现用户一致性体验的全新范式

2025/11/18 责任编辑:Hanson 访问:1027

日前,在2025全球6G发展大会上,中国移动研究院未来研究院副院长金婧作题为“网络化协作MIMO:从理念创新到系统设计”的演讲,深入剖析了网络化协作MIMO面临的核心挑战及解决方案,为未来MIMO演进方向提供了重要思路。

为突破单站性能瓶颈、达成全域用户一致性体验,中国移动原创性提出网络化协作 MIMO 技术,打破传统小区物理边界,构建以用户为中心、多基站分布式协作的传输新架构。核心技术具备三大特点:一是接入模式从单点接入变为 “always on” 动态簇接入;二是传输方式从非相干传输升级为高性能相干传输;三是协作范围从 “有界” 局部协作扩展为 “无界” 全网协作,完成从 “以基站为中心” 到 “以用户为中心” 的核心转变,为全域用户提供一致性优质体验。

同时,金婧指出,网络化协作MIMO在架构设计、同步校准、接入切换、算力适配等系统设计关键环节面临多重挑战,并针对性提出全套创新解决方案:在架构层面,拓展传统协作化功能,创新性引入智能化与服务化特性,构建智能协作无线接入网(CIS-RAN),为多站协同提供灵活、高效的架构支撑;在同步校准层面,突破传统站间校准依赖复杂硬件的局限,创新提出基于RRU分组的高精度站间校准方案,提升校准精度;在接入切换层面,推动接入模式从 “单点接入”向“簇接入”的范式革新,实现“接入即协作”的效果,缓解切换过程中的体验中断问题;在算力适配层面,针对多站协作及簇交叠带来的高复杂度难题,原创提出低复杂度簇构建与预编码联合设计方案,在确保频谱效率逼近理论性能上界的同时,将整体技术复杂度降低80%,为技术工程化落地扫清算力障碍。

针对热点高容量场景,中国移动基于3GPP Indoor标准模型开展的系统级仿真。结果显示,与传统单点MIMO相比,网络化协作MIMO的平均频谱效率提升 30%,边缘区域频谱效率翻倍,充分验证了技术方案的先进性与实用性。

中国移动愿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伙伴,聚焦技术攻坚、标准制定、产业落地等关键环节开展深度联合攻关,共同推动网络化协作MIMO技术成熟与规模化应用,携手共创6G通信新时代。

本文来源:中国移动研究院

扩展阅读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