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飞机、新能源汽车、高速动车组等重点领域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研制周期平均缩短近30%;
部署5G行业虚拟专网6.4万个,新型工业5G终端设备相继涌现,5G工业网关、5G工业路由器等数量超百款;
建成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340家,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总量超6900亿个,服务企业超51万家,二级节点达到383个,涵盖47个行业;
5G应用已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86个,案例总数超过13.8万个,加速向生产核心环节延伸……
“十四五”期间,我国不断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应用场景进一步深化,为赋能新型工业化、服务千行百业、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挥了关键作用。
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十四五”期间,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研发设计环节,推动工业等领域创新范式变革、研发效率提升和创新体系重塑。
驱动研发效率大幅提升。数字孪生、AI大模型等技术打破传统研发局限,通过虚拟仿真替代部分实体试验,重构研发流程、压缩创新周期。在大飞机、新能源汽车、高速动车组等重点领域,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借助信息通信技术优化设计、测试环节,研制周期平均缩短近30%,显著降低研发成本与试错风险。如盘古汽车大模型发挥关键作用,通过智能化数据处理与模型训练,大幅缩短车企自动驾驶新场景的数据采集、算法训练及落地部署时间,加速自动驾驶技术迭代升级;中联玻璃等制造企业利用三维建模与数字仿真技术,将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21%,成功攻克宽板玻璃生产技术难题,推动传统制造业创新提速。
实现体系创新重塑升级。信息通信技术打破研发环节的时空壁垒与数据孤岛,推动创新要素跨主体、跨领域高效流动,构建协同化创新格局。山西大阳煤业依托工业互联网构建智能管控平台,实现37个生产研发子系统数据互通、协同创新,提升技术攻关效率;多地制造企业借助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产业链上下游研发资源,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网络,让创新从单点突破转向体系化推进。同时,我国在5G标准必要专利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与千行百业的应用创新形成良性互动,使信息通信业成为串联创新链条、激活创新生态的核心枢纽,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
“十四五”期间,我国信息基础设施深入渗透到生产领域,打通工业等实体经济生产要素流通、产业链高效协同的信息“大动脉”。
打通“流通堵点”,推动生产要素高效流转。数智应用的渗透打破了传统生产要素流通的时空限制和信息壁垒,让数据、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与工业生产深度融合并高效流动。6900亿个注册工业互联网标识就像生产要素的“身份证”,让零部件溯源、生产流程数据交互等更精准高效,汽车制造企业通过标识解析可实时追踪零部件从生产到装配的全流程数据,大幅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库存积压问题。数据显示5G工厂平均产能提升19.6%,运营成本下降14.5%,通过数据驱动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
串联上下游,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从行业内协同看,企业跨地域、跨系统、跨层级的网络互联水平显著提升,全国已建设超过2万张5G工业专网,催生出大量“无人矿山”“黑灯工厂”“智慧港口”,实现上下游企业生产节奏同步。比如智慧港口中,码头装卸设备、运输车辆与货主、航运公司通过网络实时共享货物装卸进度、运输路线等信息,大幅缩短货物周转时间。从跨区域协同来看,数智应用突破了地域限制,中西部通过“5G+工业互联网”能快速对接东部的先进技术和市场需求,推动传统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此外,340多家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起产业协同的“线上枢纽”,让中小企业能便捷获取行业龙头的技术经验、供应链资源,实现快速响应大型制造企业的定制化生产需求,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柔性生产能力。
应用场景进一步深化
“十四五”期间,我国信息通信与千行百业加速融合,应用广度深度持续拓展,助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不断催生新模式新业态。
实数融合扩围增效。以5G为例,目前,5G应用已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86个,案例总数超过13.8万个,加速向生产核心环节延伸。在工业领域,5G有力支撑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涌现出5G+AI质检、精准设备控制等智能化场景。在交通领域,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前装标配5G的乘用车新车达816.7万辆,同比增长72.6%,5G应用有力提升了智慧导航、影音娱乐等智能座舱体验。在文旅领域,5G应用已覆盖管理、营销、服务、体验全链条,衍生出全新沉浸式旅游体验。在农业领域,5G应用在智慧大棚的基础上,加快向无人植保、智慧农机等种植、养殖、流通重点领域拓展。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融合人工智能、VR、全息互联网、数字孪生、无感支付等技术手段,通过创新虚拟互动、智能客服、便捷购物、隐私保护等服务应用,不断提升消费者体验,持续释放消费潜能。自动驾驶清扫车、自动驾驶快递车、自动驾驶出租车、自动驾驶重卡矿卡等智能网联汽车日益普及,“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强大的云”形成“车路云一体化”,不仅为城市交通注智赋能,还催生了“出行即服务”等新商业模式。5G-A通感一体技术推动低空经济等新产业应用场景愈发丰富,我国低空应用正由“传统通航、作业、飞行培训”等向“农林植保、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多场景加快渗透拓展,低空装备广泛应用于空中游览、航空摄影等20余项通用航空业务。“机器人+智慧生活”场景持续上新,从公园消杀到课堂助教,从餐厅烹饪到运动会竞技……数智产品无缝融入日常生活,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
“十四五”时期,信息通信技术加速赋能千行百业,创新能力的增强破解了技术瓶颈,产业基础的夯实筑牢了发展根基,应用场景的深化释放了融合效能,三者协同发力推动实数融合从“样板间”走向“商品房”。展望未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信息通信业将在这一指引下,加速技术的迭代升级和应用赋能,进一步激活实体经济发展动能,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新兴产业加速崛起,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本文来源:人民邮电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