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邵广禄:全面拥抱AI,合作共享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5/07/11 责任编辑:Hanson 访问:1055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产业格局,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这既是全新的挑战,也蕴含着巨大机遇。信息通信行业如何抓住AI浪潮,乘风破浪持续行稳致远?近日,《人民邮电》报记者专访行业资深专家——中国电信原总经理、科技委主任邵广禄,深入解读信息通信行业数字化转型之路与未来发展方向。

技术迭代:在挑战中蕴育新机

回顾过去十年信息通信行业的发展历程,挑战与机遇始终并存。

“过去十年,通信运营商面临过两大‘生存挑战’。”邵广禄开门见山地指出。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传统业务造成“颠覆式冲击”,传统的话音和短信业务被互联网社交APP与云通信逐步替代;另一方面,移动通信和固定通信用户市场趋近饱和,带来增长压力。我国14亿人口支撑起18亿手机用户,家庭宽带用户超6亿户,远超近5亿户的家庭总数。“渗透率触及天花板后,单纯依靠用户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然而,挑战的背后是机遇,“双重压力”孕育出“双重机遇”。邵广禄表示,我国通信运营商们敏锐地抓住了通信网络技术融合与云计算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坚定推进数字化转型。从光纤网络大规模升级到分布式云计算中心“千城千池” 布局,从5G基站广泛覆盖到数字化服务走进千家万户,通信运营商在实现自身数字化转型的同时逐步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

转型的成效,体现在实实在在的发展数据中。

近年来,在全球主流通信运营商收入面临低增长或者零增长的情况下,我国通信运营商通过数字化转型、业务结构改革积极发展企业增长第二曲线,近几年收入持续保持6%-8%的增长。以中国电信为例,在云改数转战略指引下,中国电信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主营收入增长6%-8%,其中“第二曲线”业务增长率在15%~20%,发展最快的云计算业务持续高两位数增长,连续两年翻番增长,云计算业务营收从2020年的100多亿增长到2024年的超1000亿,云计算业务占总收入已经达到20%,营收结构发生质的变化。

技术不断迭代,挑战中孕育着新机。邵广禄表示,过去十年,抓住数字化转型机遇,我国通信运营商从单纯的“Network”运营商升级为综合的“Network+Cloud”服务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人工智能:下一个十年的“关键变量”

当前,信息通信行业增速放缓的信号引发关注。邵广禄认为,这既是行业生命周期规律的体现,更是技术迭代向更高阶段迈进的“前奏”——人工智能(AI)将成为行业下一个十年的“关键变量”。

邵广禄指出,回顾人类文明发展史,每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对全球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发动机和倍增器的巨大推动作用。人工智能是第四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人们普遍认识到,人工智能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发动机和倍增器。

对于信息通信行业而言,这无疑又是一次“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发展机遇。邵广禄认为,从2G空白、3G跟跑,到4G并跑、5G领跑,我国信息通信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得益于“网络建设与应用创新相互赋能”的宝贵经验——强大的移动网络支撑了手机支付、共享单车等新业态,而新业态的繁荣又促进了网络不断升级。

这一经验正在AI时代延续。“网络发展要为AI服务,云计算要为AI升级,只有‘Network for AI’‘Cloud for AI’,才能让算力更强、数据更安全、算法更智能,才有可能实现网络、云计算、AI的三领先。”邵广禄说。

“信息通信业必须主动拥抱人工智能,积极布局第三增长曲线。”面向人工智能发展,邵广禄指出,行业需从三方面发力。一是通信运营商要做智算服务商,以GPU为核心构建强大算力底座;二是推动“AI+ICT”数字化升级,智能化改造现有业务体系;三是做优大模型服务,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同时,邵广禄表示,在拥抱人工智能、面向人工智能发展的过程中,信息通信行业应借鉴5G共建共享的成功经验,探索AI领域的协同发展模式。

在AI发展的诸多领域存在着广泛的共建共享空间。如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智算产业,邵广禄指出,当前我国的智算布局仍存在“散、小、弱”的痛点,需要团结起来,构建大规模、高水平、共享的智算体系。“算力网建设不能‘各建各的’,要避免重复建设和‘内卷’,应通过共建共享提升整体效能。”邵广禄强调。

AI浪潮奔涌的今天,信息通信行业正全面拥抱AI,探索AI时代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AI赋能下,信息通信行业将在数智时代持续发挥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本文来源:人民邮电报

扩展阅读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