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如何建设?国家发改委回应

2025/11/28 责任编辑:Hanson 访问:1042

中试上接科技攻关,下接产业示范和量产推广,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超介绍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建设相关情况。

李超表示,“人工智能+”行动布局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也就是说,要推动建设一批产业链协同创新的“连接器”、技术成果转化的“加速器”、优质应用落地的“孵化器”,可以从三方面来看。

一是促进资源整合。以港口航运方向应用中试基地为例,基地构建了全球规模最大、覆盖港口业务场景最全的训练数据集,可以为港口生产作业、无人驾驶等方面的技术研发、验证提供有力支撑,汇聚了数百家人工智能技术供给方和港口领域用户单位,大大降低了港口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开发的门槛。

二是促进供需对接。以电力方向应用中试基地为例,通过提供真实电网场景,支持开发团队测试算法、快速迭代,探索新能源功率预测、设备故障分析、输电线路巡检等应用,成功研发出“天权”高效计算求解器,攻克了能源领域超大规模优化计算的世界难题,以业务需求精准推动技术创新。

三是促进成果推广。以医疗领域应用中试基地为例,基地立足临床需求,孵化专门针对胎儿心脏病早筛的智慧医疗应用,解决胎儿心脏病等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和决策难题,使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早期筛查效率提升了10倍以上,诊断的准确率提升了40%以上,服务范围已覆盖新疆、宁夏、内蒙古、陕西、四川等多地。

本文来源:中国工信新闻

扩展阅读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