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科移动完成2025年度IMT-2030(6G)推进组四项6G无线技术测试

2025/11/28 责任编辑:Hanson 访问:1027

面向ITU已经定义的6G典型应用场景,中信科移动持续推进6G无线技术的研究和验证工作。近日,在工信部的指导下,中信科移动依托自研的原型样机,先后完成了IMT-2030(6G)推进组组织的2025年度全部四项无线技术方案测试,测试结果均符合预期。

一、6G沉浸式通信技术

在6G沉浸式通信技术测试中,为实际验证新中频频段的无线传输能力,中信科移动采用了最新研发的6G超大规模天线原型样机。

中信科移动完成了超大规模MIMO覆盖性能测试和超大规模MIMO单用户性能测试两部分共4个测试例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外场测试环境下,通过算法的优化,可以实现6G模拟终端的多流远距离传输,该测试也初步验证了新中频频段超大规模天线技术方案的传输能力,为探索新中频频段超大规模天线技术在未来6G的应用提供了实际验证结果支撑。

二、6G天地一体化技术

在6G天地一体化技术测试中,中信科移动使用了自研的6G低轨卫星网络设备和高轨卫星网络设备,包括卫星核心网、高轨基站、低轨基站和卫星终端等样机。

在全链路环境下,通过信道模拟仪加载动态星历模拟低轨卫星通信的场景,验证了手机直连卫星的接入性能、低轨星载基站和卫星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性能。测试结果显示,中信科移动手持终端样机接入低轨卫星的最小俯仰角为17度,在20MHz带宽时上下行峰值速率均可达60Mbps。此外,在地面模拟环境中验证了透传方式下高轨卫星的深度覆盖性能,在低信噪比环境下通过开启覆盖增强功能可以改善随机接入和数据传输的性能。

三、6G通感一体化技术

在6G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测试中,中信科移动基于新的通感一体化原型样机完成,该样机硬件平台采用通用服务器和基带加速卡的系统架构,使用通感空分复用一体化信号设计使通信和感知共享软硬件资源。

在该测试中,中信科移动重点聚焦多基站A发A收协作感知性能测试,在实验室场景下实现了基于A发A收两基站协作感知功能验证,并重点测试了室内行人定位跟踪感知能力,验证了通感融合系统中不同感知开销下的感知性能对比,以及多基站协作感知算法的性能。

四、6G无线智能化技术

在6G无线智能化技术测试中,重点围绕分布式MIMO下CSI联合压缩反馈技术进行测试。本次测试中,2个基站样机同时为1个模拟终端进行服务,在模拟终端侧将估计的下行CSI通过UPD包的形式发送至AI服务器,AI服务器基于Transformer结构对各协作TRP间的CSI进行联合压缩。测试了不同rank下基于AI进行联合压缩的反馈精度。

测试结果显示,中信科移动基于AI的分布式MIMO下CSI联合压缩反馈测试,与基于3GPP Rel-16 eType II码本进行单独压缩反馈相比,反馈精度有较为明显的提升。

未来,中信科移动将继续坚持科技创新和协作,基于国际前沿技术驱动、国家战略需求、行业重大需求,围绕融合技术创新、无线技术增强、网络技术演进稳步推进6G技术研究、验证和标准化工作,也将与业界持续加强6G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共同推动IMT-2030(6G)推进组的测试工作。

本文来源:中信科移动

扩展阅读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